您现在的位置 >> 37000dcm威尼斯-1066vip威尼斯下载>> 专题报道

华电学子的支教进行时-37000dcm威尼斯

作者:林叶璋 涂倩怡 钟亦洁 胡婧     供稿单位:校报记者团      发布时间:2019-09-16     浏览次数:



2019年的暑假,烈日熏天,蝉鸣阵阵。伴随着夏天的灼阳,怀抱着内心的炽热,大学生利用课余及假期时间深入教育贫困地区。在华电自由充实的社团氛围中,支教行动依托院系支持、社团组织以及学生自发参与等形式花开遍地。

支教行动结合自身学校、技能特色,以精神主题为导向,以当地实际需求为目的,拓展支教地区儿童的视野,并利用学校组织的延续性,将短期支教升级为定时定点的可持续性教育工程。在一次次支教活动的磨练下,华电学子切实将自我人生道路与社会需求、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这使得支教的意义愈发重要。


支教之行大势所趋

人言道,社会实践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只有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中提升自我,加强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的训练,大学生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来自今后社会的激烈竞争和飞速发展。在社会实践的众多形式里,支教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思贝尔斯如是说。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阖目思之,从古至今,教育从未在历史的进程中缺席,支教的意义也不言而喻。

支教为贫困地区的基层教育新添一条通道,对当地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其一,作为特殊的公益活动,其特殊之处便是以教育为本,以知识输出为主要活动手段,其中以人生道理为主,以教学知识为辅来传授人生知识,引导当地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二,大学生支教采取互动教学模式的比例较大,一改“填鸭式”教学,以创新教学方式切实提升儿童的学习热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支教内容更重视用教学的主题思想,启发孩子的人生梦想。支教能帮助孩子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的人生可能性,从而帮助更多孩子拥有自信、从容的未来。

支教不仅使当地孩子、乡亲获益,参与支教大学生的自身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乡村和田野之间,他们看到了农村生活的不易,看到了生活的各种艰辛。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他们走上讲台,像老师一样把知识传授给孩子。支教,让他们体验了一段不曾经历的艰辛,很大程度上让久居象牙塔的大学生懂得社会生活的不易,在今后择业和就业时会多一些奉献社会的想法,在未来的学习中也会更加笃定人生的理想。

教育不止于知识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生大道的引导;支教不止于开拓眼界,更是对孩子未来的拓荒。


支教之意以心诠释

刚刚过去的暑假,华电的不少学子都在社会实践岗位上奔忙,其中支教团队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情暖童心”项目深入关注留守儿童,湖湘守护者不断壮大,校报记者团听松书院之行初展芳华……各团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践行支教之意,将社会实践落到实处。

自2013年起,“情暖童心”关爱贫困山区农村留守儿童项目一直作为华电学子奉献青春,滋润顺平县及周边地区儿童成长的中枢桥梁。此项目注重“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按需服务与引导性服务相结合,日常服务与集中性服务相结合,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相结合,服务学生与培训家长相结合。”时至今日,各院系都深入开展“情暖童心”项目,每期帮扶学生人数超过四千人,并已辐射至安阳等地区,帮助形式更为多样化,更加符合当地教育发展需求,成为华电公益社会实践的领头羊。

依托校方组织,自发形成的“湖湘守护者”支教团队更能凸显华电学子的支教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缘起于2017 年暑期,由我校国防社社长张松涛发起了为期 21 天的暑期支教活动,组建了“湖湘守护者”支教队,带领队伍前往湖南怀化芷江侗族自治县园溪口小学进行支教。支教受到了当地县教育局、关工委、镇政府以及家长孩子的一致好评。芷江县关工委滕主任、教育局田副局长专门慰问了支教队,授予了锦旗,并对“湖湘守护者”支教队发出了寒假支教的邀请。支教队欣然接受邀请,许下假期定期支教的承诺。于是,一支队伍便走过了三载寒暑,由十几人的小团队到近百人的先锋实践队,执教地点由一所学校扩大至三省七所学校,课程由基础课程丰富至涵盖特色体育、国防教育、艺术创作等内容的多样化课程。团队成员的点滴努力汇成“湖湘守护者”守护的一汪清泉。

一名湖湘守护者在谈及支教感想时写道:“我们愿把最真挚、最朴实的祝福送给他们,我们愿尽最大的努力,哪怕在他们的世界里撬开一个缝,渗进去一束不一样的光,我们所有的付出便是值得。”平心而论,以一个月或者一个学期改变别人命运确实不太可能,但孩子们只要在这一个月里因志愿者的活动有所收获,感受到外界的温暖,支教便是有意义的。

来自华电校报记者团的六名志愿者,借由社会实践这一渠道来到了易县清西陵听松书院,也踏上了一场名为“公益支教”的征途,为当地十一二岁的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面向“记者”的窗。记者团成员依据自身记者职业能力特长,向书院学生讲授记者写作知识,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以“当一天小记者”活动加深孩子们对记者职业的认同感,同时辅以故事接龙等游戏培养儿童的创作灵感。他们还以职业内容展开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强调人生的无限可能性,激发孩子们的理想和热情。

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多渠道的支教项目,既给予了华电学子提升自我奉献社会的平台,也给予了支教地区儿童别样的人生选择。


支教之路任重道远

或许,在大部分人心中,大学生支教全是正面的。但深入推敲便会发现,其实大学生支教也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

首先,大学生支教时间短,支教内容、志愿者的参与均缺乏连贯性。一方面,大学生支教行为不同于教师驻校的长期教育活动。限于知识专业性和活动时间,通常青年大学生支教为短期支教,这极易影响支教所授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使支教缺乏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大学生支教不仅时间缺乏连贯性,志愿者本身的参与也缺乏连贯性。支教的志愿者更换频繁,这使得参与支教的新志愿者不了解前任支教志愿者所传授给孩子的内容,不免造成去年与今年的教学大纲重复现象。时间的短暂,支教人员和讲授内容的不连贯,往往使得孩子们收获有限。

其次,作为下乡主体的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参差不齐,部分大学生缺乏经验,难以很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即使是那些通过层层面试选拔出来的较为优秀的志愿者,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非公益的动机。这类人可能在下乡过程表现不积极,总是抱怨环境艰苦,不肯真正俯下身来,耐心地对孩子们因材施教,只是满足于草草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这些人的个体行为不仅会影响当地孩子,更会抹黑大学生支教,影响大学生支教在大众心中的形象。

再次,即便志愿者带去了知识,也带去了爱与温暖,也可能会给孩子们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短期下乡志愿团队就像是一场短暂的舞台剧,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当孩子们好不容易习惯了志愿者们的陪伴,对志愿者们产生情感依赖时,志愿者们却要踏上归程。当他们离开后,留给孩子的或许可能是更大的空虚。这就好比支教团队为贫困地区儿童开了一扇窗,却又不能让光明透过窗子常照他们。孩子们苦于无法“翻窗”,反而可能会陷入对外界的无限憧憬和对周边环境的自卑当中去。

华电社会实践团队在支教行动过程中,及时总结得失,均在发挥自身优势的情况下开启解题之道。

“情暖童心”活动,由于受众明确,有效提升了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在教育公平的天平上加上沉甸甸的砝码,同时由学校牵头,院系组织,保证了支教社会实践的长期开展,再加之当地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从而解决支教流于形式的问题。“湖湘守护者”团队将支教行动定时定点,确定人员对接的一致性,让受教儿童更有守护陪伴之感,同时由于是自发性组织,成员的热情对支教后续服务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校报记者团依托社团成员的凝聚力和乡村书院管理制度实现支教的传承与延续,并且书院负责人可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以上,各团队针对短期支教的不足,各展其长,努力增强支教活动的延续性和一致性,将支教活动的影响变得更加深远,一起谱写孩子们和支教团队共同进步的华章。

各个支教团队在华电扎下深根,有的初露萌芽,有的绽放鲜花,吐露芬芳。青年学子在教育事业中不断奉献,将人类知识之精华代代传承,为贫困地区儿童送去温暖与祝福,不止于开一扇窗,而是应沿着支教的轨迹为他们打开一扇扇通向未来的门。只要孩子们求知的目光还在闪烁,就有无数华电学子依然前行在支教的路上。


1066vip威尼斯下载的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推荐在ie8下浏览网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