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秀梅 王泱 供稿单位:教务处 发布时间:2013-11-28
浏览次数:
在2013“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华北电力大学学子奋勇争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5项的优异成绩,一等奖获奖数量名列参赛高校的榜首,这也是华电学子连续六年获得该项赛事的全国一等奖。这些佳绩的取得是学校多年来坚持“合格拓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充分体现,是“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人才培养特色的长期积淀,充分展示了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和丰硕成果。
“合格拓展”:夯实基础、发展个性
华北电力大学全面推行学分制以来,一直坚持建立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凝练,学校确立了“合格拓展”为特色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成才模式。学校加强了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构建了由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工程技术基础平台以及专业方向模块三个不同层级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平台”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模块”体现专业不同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三个层面相互联系、逐层递进,满足学生选择性学习的要求。在赋予学生包括选择主讲教师、选择课程、选择学习时间与学习方式、选择修业年限、辅修专业以及优秀生转专业的自主权的基础上,加大资源投入,加大选择范围,加大实施力度,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
学生自由择师:促进教师提高授课质量
自学校1997年实施学分制以来,在选课过程中对同时有3位以上教师主讲的课程,学校一直坚持由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实行课堂开放,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授课风格和特点、教学进度和要求、时间地点以及学生的志愿等因素来自由选择授课教师,实行教考分开,选课人数的多少直接与教师的工作量挂钩,此举对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授课质量来吸引学生选择本课堂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每学期学生选教师的比例平均达到35%。学校还积极探索探究式、讨论式、模拟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的互动,全校各类课程都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
“四模块•三层次”体系: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基于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基本规律认识,也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学校结合人才培养特色,构建了以“四模块•三层次”为框架、以仿真实践教学为特色、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支撑、以开放管理为保障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四模块”包括基本实验模块、校内实践模块、仿真实践模块、校外实践模块,练就学生的基本本领。“三层次”包括“基本实践”、“综合性实践”、“真实性实践”、“研究创新性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按照这一体系,目前,学校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达到35%以上,其中“综合性实践”的课程比例达到88%,项目数达到48%以上。还逐步建立了“实践能力等级证书制度”,对达到不同级别的学生发放写实性的“实践能力等级证书”,最高级别可以发到行业认证中心签发的“行业资格证书”。如:《仿真实践证书》、《电工实践合格证》、《eda实践合格证》、《数控操作员证书》等等。
创新实践基地:构筑创新实践平台
学校构建了由“公共创新教育群众性—创新实践活动—优秀生创新竞赛”构成的金字塔型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体系,实现了“创新实践有场所、创新活动有组织、创新研究有项目、创新成果有展示”。学校在数学、物理、电工、电子、仿真技术等一批创新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新建了机械设计、机器人、智能控制等创新实践基地,这些基地被学校集合到了新建的综合实验大楼。基地的项目训练内容覆盖大学的全学程,学生可以在基础理论学习到专业知识学习的不同阶段,先后进入相应的创新实践基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地面向全体学生全天候开放,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爱好自主申请到各个基地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实践基地根据自己的特点拟定了100多个不同层次、不同系列的设计性和创新性项目,供学生进行“点菜单”式的选做。学生只要按要求完成实践项目,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实践基地全天候开放,参加活动的学生达到8500人次。
创新俱乐部:拓宽创新实践通道
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自发性强,组织性差;自由性强,计划性差,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学校还提出了“学校引导、兴趣聚合、自主管理、自我学习”的创新俱乐部思路,陆续成立了 “elecunit 俱乐部”、“机器人与机械创新俱乐部”、“智能汽车俱乐部”、“数学建模俱乐部”等13个俱乐部,目前注册会员超过2000人。俱乐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包括学术报告会、知识讲座、学生学术沙龙、交流会、项目研究等。俱乐部模式实现了学生创新活动常态化,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凝聚作用。为了给学生展示创新活动成果提供平台,学校制订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实施办法,每年定期举办系列多样的校级创新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为省部级、国家级竞赛输送选手。这些竞赛覆盖各个年级,目前已达16项,平均每年有10000多人次参加,其中参加国家、省级竞赛的人数达到6000多人次。
创新科技竞赛:搭建能力展示舞台
近年来,学校在俱乐部活动常态化的基础上,通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实训,从中选拔出一批有兴趣、有基础、学有余力的学生为培训对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活动竞赛,包括创意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智能汽车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等,目的在于扩大创新活动参与面,营造创新氛围,启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践。为学生充分展示创新能力搭建了舞台,为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了有力的平台。通过创新竞赛的深入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大学校园中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促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的获奖数大幅度提高,共获得省部级奖716项,国家级奖1360项。
多年来,学校通过“合格拓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夯实了学生的学业基础,教授学生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更好地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为学生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和锻炼的机会,竞赛中需要的知识,无论是内容和形式,还是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超越了课堂以及书本,而且学科竞赛往往要求有作品实物,在由理论知识转化为作品实物的过程中,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实践的热情,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设计制作以及创造的能力,大大提升了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这种教学效果是传统的教育模式所无法替代的,也体现出学校高层次的教育水平。华北电力大学此次之所以能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是学校多年来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积极探索,总结完善,不断积累的成果的最好体现。一直以来,华北电力大学毕业生以“基础扎实、能力强、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受到电力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今天的华电,已经为国家电力事业输送了十万余名高素质的建设人才,被誉为“中国电力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