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37000dcm威尼斯-1066vip威尼斯下载>> 专题报道

华电记忆——写意关存和-37000dcm威尼斯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3-11-14     浏览次数:

关存和,满族,1936年1月31日生于北京,中国党员,教授。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留校任教,1962年调入北京电力学院任教,1998年退休。1976年带领金工力学教研室老师和热力03班学生,与天津电建修造厂合作,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液压推弯式中频弯管机床设备,并参与制定了中频弯管工艺规范,解决了1974年我国第一台325兆瓦大型火电机组安装时遇到的“大直径厚壁耐热合金钢管的弯制”难题,满足了大机组建设需要。此后接受电力部委托在全国建立五个中频弯管基地,不断创新新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减轻设备自重,降低成本,使我国中频弯管设备及工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91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并获联合国科技之星奖,四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首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995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1997年被评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

写意关存和先生

现在的学生,非常聪明。他们在新技术和网络的运用上,远远超过了我们。希望他们在动手能力上、在人际交往上要有所加强。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们,这些孩子有优势,也有弱势,首先要学会做人。

——关存和

 
1978年,对于所有熬过“文革十年”的知识分子来说,真的是一个璀璨、久违的春天。中央下文公开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员。”这话,现在听来让人有些不明就里。可是在走过文革,被叫了十年“臭老九”的知识分子们的心中,那就是倒海翻江般的震撼。也就是说:从此,知识分子站起来了!

京城在三环、四环间有条东西走向的马路,也应景叫做了“知春路”。后衍生出地铁十号线的两个站名也叫做“知春里”和“知春路”。十号线、十三号线上的“知春路”站还是个大的换乘站。

那个春风拂面的春天,胜利地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我校有三项集体研究的科研成果获奖。奖状中列出受奖者:河北电力学院。合作完成的成果:1可控硅中频液压弯管机。2锅炉电接点水位计。3地热发电热水扩容法。第一项就是关先生他们研究的项目。第二项是热自教研室研究的成果。第三项是热工和热力两教研室完成的。2013年的秋天,时光静静地流淌着,无声地裹挟着岁月的年轮逝去。

当我坐在回龙观龙锦苑关先生的充满欧式风格的客厅里时,当年风华正茂的先生,如今已经是77岁的年纪了。先生鬓发已白,面庞瘦削,不过精神依然饱满、步履轻盈。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上来我就直奔主题询问:“1976年,人们普遍意义上认为是文革十年刚结束的时期。怎么您们能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拿到国家科学大会这样重大的科技奖项?这里边一定有故事吧?”

关先生意味深长地很欣慰地微笑了……

文革十年,不少人在有意无意间,陷入了盲目的无休止的相互辩论、甚至拳脚相加的所谓斗争中。一些人在今天开始反省,拷问魂灵中在那时的畏缩、丑陋和卑劣;一些人则避讳提及那时的辉煌,似乎历史是可以随意改写和被轻易忘却的。

这些,其实都不重要。

最可悲的是我们的民族,在那时失去了大量的文化精英和不堪羞辱的知识分子。当然,还有打下共和国江山、建功卓著的老一辈功勋们。这笔缺憾,给我们今天带来的文化和历史的断层,已经在方方面面显现出来。谁也无法否认!

可是幸好那时还有关存和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

那时的他们,本能地不愿意搅进这样无谓的纷争中,可也无力去改变一切。他们采取了最明智的方式是“逍遥”。不是夫妇两人的逍遥,而是整个教研室的老师们一起逍遥。在冷眼旁观和无奈逍遥的岁月里,除了必须参加的政治学习外,当内心实在是焦灼于生命和知识的荒废时,他们就去擦油、保养实验室的仪器。那些经常被上油、擦拭的仪器,默默地帮助他们度过了无聊的年代。

那时他们谁也不曾想到,正是这段时光对仪器的精心保养,帮助他们后来在国内机械行业的重大实验和测试中,大显身手。

当然,这是后话。

当年金工力学教研室,有十几名老师在李孝曾老师的领导下绝大多数人都不参加派战,又逍遥,又团结,在那种艰难的条件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据说,有些教研室从成立伊始就闹、文革中更因为派系斗争,吵得不可开交,那裂痕似乎总是在暗中歪曲着原本很正常的教学、科研环境。机械教研室的风气一直很好,气氛相当融洽,大家相互理解、帮助,很友好。

前些年,教研室老人们为马允皋老师庆贺八十大寿,欢聚北京,有的老师带病参加,有的老教师,还特意从无锡赶来。这份存续了大半辈子情谊的晚年聚会,吸引得不是金工力学教研室的曾闻问和张保衡两位先生也前来参加。曾先生当时就无限感叹:“咱们学校,能聚在一起的老教研室,也就是你们了。”

回到1974年,先生已经随学校的动迁,到了保定。

当时,邓小平先生出来主持了工作,提出了“电力先行”的口号。东北哈尔滨的10万机组、邢台发电厂的20万机组,汽包要吊到80多米。吉林水工机械厂设计生产的电力部门的第一台塔吊安装了,可不敢起吊,找到咱们学校。

先生带领教研部分老师,带着一直在北京保养得很好的仪器设备,去邢台做了测力实验。在实验监控下,吊装很顺利地完成。那时,先生年轻,100米的塔吊,背着仪器爬上去,没有一点问题。后来,他们又去了山西娘子关发电厂帮助起吊,没有任何报酬,人家只负责住宿。任务完成后,对方很感激,送先生他们去参观了大寨。在大寨,吃饭不要粮票,吃的贴饼子还有肉,先生他们都吃得很饱。

那时的知识分子很简单。觉得终于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了,可以报效祖国了,非常开心。所以 ,先生他们在现场,都是与工人师傅一起住工棚、睡大铺。没有一个人计较什么物质条件和提出什么其他要求。

在“7.21”指示下达后,先生参加了教学小分队,到北京电建东郊修造厂开门办学。

当时,天津大港上马国内第一台325兆瓦意大利进口的机组。安装时碰到了技术难题。机组的主蒸汽管直径达609mm壁厚90mm,再热器管直径813mm壁厚32mm.。老式的地炉热弯管技术,是绝对无法实现这么大直径管道的弯管了。

老式的地炉热弯管技术工艺流程,是将管子的一端焊死,利用8米和12米的架子,将管子立起来,灌入圆石子,再在管子上端的两边用锤子敲击石子在管内砸实,再将顶端焊死。把管子平放于地炉上,将需要弯曲的部分加热到900゜c—1000゜c后,用吊车吊着,两端用卷扬机拉出弯度。

这种地炉弯管工艺技术,已在业内通行了很多年。

20万机组时,主蒸汽管直径在400mm时还行,可30万机组的主蒸汽管,再用老工艺管子就热不透了,也容易拉扁,大家都很头疼。于是,天津电力修造厂的总工徐其亨找到先生求援:“存和,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先生来到北京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时,碰到一位专业素养很棒的已经有50多岁的管理员。他对先生说:“这样吧。你明天再来,我先查查。”第二天,那位管理员拿出了相关资料供先生参考。在这些国外的资料中,先生查到了在管子外使用线圈“电加热”的技术介绍,打开了思路,很受启发。

先生的思路首先跳了出来,何必非要使用焦炭加热?将线圈套在管子上,加热烧红后,中间是软的,两端是硬的,两端一拉,管子不就弯了。

回来后,先生和他的团队,既投入到一次次的实验中……

高频加热,热层太薄;低频加热,也不理想。最终确定了中频线圈加热,能渗透管内。第一步实验成功后,再一点点加热、一点点弯曲、一点点冷却,线圈搞成中频电源机械连续式,一端固定后,另一端使用液压油缸推动与加热弯管同步,并使用转劈夹具调整不同半径。

这里边的计算十分复杂。涉及到力学超静定不平衡计算方法。力学教研室老师们都参与了计算和画图。在工厂加工成1米多的小型模型后,在清河实验室验证了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整整用了半年时间的设计与计算,教研室的老师们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那段时间,教研室、实验室的灯光永远是学校最后一个熄灭的。大家按各自的专业分工在夜以继日地工作、实验,竟然没觉得受不了。

也是在一个秋天,在一个海河泛起波浪的时节。

先生带领教研室老师和热力03班同学,在失去了十年最有创造力的宝贵光阴后,再一次怀揣着对祖国、对人民无限激情的奉献与付出,来到了天津电建修造厂进行现场设计。他们夜以继日,拼命的干,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设计出数千张图纸。

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的人民,用同样无私地建设国家的热情,对待这项任务。天津市专门成立了重点工程会战指挥部。只要是工程需要,一切部门大开绿灯,选派最优秀的技工优先加工。加工质量非常精确、完美。

安装设备的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先生与工人一起吃住在现场,连轴转。

工人师傅吃夜宵时喜欢喝口小酒解乏,他们请先生一起喝,先生不会喝,也不敢喝,就吃口干粮,还有一种味道很不错的小河虾。现场有位50多岁的老工人,干了一辈子的地炉热弯管,夏天一身汗,冬天前边烤得发烫冒热气、后背被寒风吹得透心凉。可他对这种新型弯管设备技术一直持怀疑态度。直到那天工人们用天车将管子吊上去,弯完了,吊下来。老工人第一个上来,紧紧抓住先生的手,眼中噙着泪花,双手使劲摇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个颠覆性的创新技术,在1991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后来的30万、60万、100万机组都是使用的这个技术。

在“中频弯管设备”诞生30周年时,天津电力建设部门没有忘记当年的功臣,他们将先生和当年参加研究设计的同志请了回去,并特别邀请咱们的校领导,杨勇平副校长和大家一起参加了隆重的庆祝仪式。当年的学徒工,如今已是车间主任了。他充满感激地对先生说:“别的岗位、工种的人下岗,我们还是在吃这个弯管机。”因为,不仅新电厂的设备需要弯管,老厂的热力管道在运行了20万小时后,按技术指标要求,也必须更换。

先生一再声明,中频弯管技术,是教研室大家的心血和结晶。很多工作是集体完成的。先生自谦不过是个主设计、项目领头人,不过是多动了动脑筋而已。况且在设计、实验和安装过程中,华北局总工、天津电建总工、电力部基建司等上级相关部门,都在物资、精神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在从查找资料开始的两年时间里,先生一直与工厂的工人师傅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成了朋友。先生带的机械03班的研究生柳智明,后来在天津电建成了总工。

先生与这些单位的合作,当时是没有名利的,就是很单纯的想多做点事。那时,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产实践当中去就是最大的心愿。后来,常州电力修造厂需要设备工艺资料时,先生他们从科研经费中挤出费用,复印了整套图纸送给了厂方。这在现在听来,不是天方夜谭的事吗?

这以后,不断地改进设备。并与王涌等青年教师一起继续研发计算机红外测温等科研项目。他们继续沿袭着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路子,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深入现场,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当年的青年教师芮晓明、邵作之、吴克河 和学生马胜凯、李岱月、顾煜炯等,都曾与先生一起长期到天津、奔贵州、去广州,在现场锻炼出了动手能力、处理突发事件问题的能力。顾显炯后来考上了清华博士。

现在,中频弯管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工业、电力工业、铁道工业、动力工程等,原来的老式地炉热弯管技术,已经被彻底淘汰了。新技术的改进,是在角度、温度和运动过程控制时,上位机采用pc机,下位机采用可编程控制器,通讯功能采用visual basic开发简单实用的监控软件,实现实时监控。有的控制系统采用触摸屏,使人机交互更加方便。

如今,zw系列中频弯管设备,可以加工各种规格的高质量弯管制品,可弯制各种壁厚的合金钢与碳钢管件。设备结构设计合理、自重轻、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准确。弯管范围最大可达直径419 mm —直径1219 mm,最大壁厚126mm。

先生之所以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就,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有力条件是当年清华学水能专业的同学、后来成为夫人的张丽文老师,一直与先生同在一个教研室。而且张老师恰好是搞液压机械的,在专业上称得上是先生左膀右臂的得力助手,生活中又是志同道合的伴侣。这样的缘分,实在是太难得了。

1978年,先生回到北京研究生部后,为了营造教研室的团队意识和家庭氛围,先生他们组织假期出去旅游时,都是全家出动。他们全教研室带家属们去过贵州的黄果树、山东的龙口、江苏的常州、扬州。还有京郊的一些地方。

1983年底,先生兼职承担了科研处长的担子。

当王加璇院长找到他表示:“您担任科研处长最合适,水电部科技司很多人是清华毕业的。你去,作为校友,大家好沟通。”先生当时就提了一个条件:“那我的教学不能放,必须让我继续留在讲台上……”这个上午,说起这事,先生似乎依然沉浸在讲台上那样的庄重:“我太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了。你一辈子可以为学生们去做点事,就会觉得自己还年轻。这种享受是金钱不能替代的。要是有下辈子,我还是会选择做教师。”

在科研处长的岗位上,先生工作了13年,直到退休。

在建立机械系后,作为主抓教学的系领导,先生非常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注重对整个科研团队梯队的建设和培养。比如对搞机械加工的芮晓明和搞机械电子的邵作之的重点培养和帮助。芮晓明在35岁时就成为当时我校研究生部最年轻的教授和系副主任。邵作之也是在先生的鼓励下,经过努力,很快也晋升了教授。那时,教研室的教学任务很重,所有的科研项目,大家都是毫无怨言地利用假期时间来做了。

在机械系老人的口碑中,先生也是一个大家交口称赞的人。

今年已经88岁的马允皋老师说起先生:“人挺好的,对大家都很关心,也挺联系群众的。教学水平不错。”

杜永祚老师认为先生对系里年轻人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一直是很关心的,比如芮晓明、柳一兵他们。杜老师还记得一次半夜他肾结石发作,疼得要命。是先生到处去找车,把他送进了医院。

2013年 的中秋节了,聊起先生,机械系的范孝良老师马上说:“关老师一直是我崇敬的先生。我现在对学生说要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就是以关老师为楷模。”

范孝良是在1983年时到机械系的。那时,整个华北电力学院就四个系。电力、动力、机械和电子。机械系是排在电子系前边的。关老师是当时的机械系副主任,人瘦瘦的、很精神,那气质在范孝良眼中是儒雅、有内涵,到今天见到的关老师还是那样,一点都没有变。给范孝良印象深刻的是先生没有一点官架子,待人很和蔼。这种风气一直传承了下来,在教研室和机械系延续了这么多年。

现在机械系保存的一套完整的各类机械刀具,就是先生他们当年买的。四个展柜中存放的那么多的刀具,现在想买都买不到了。范孝良给学生讲课时,还时常展示这些刀具,展示一直没有淘汰的先生他们当年留下的液压实验台。

范孝良颇为激动地认为,关老师这一代人的敬业精神、无私的奉献和报效祖国的知识分子情怀,就是要靠我们去承上启下,让年青一代也能继续追随这种崇高的理想和境界。

范孝良还回忆起他1987年考研时的一件事。当时,王仁洲院长负责抓教学,只允许他们报考代培研究生。范孝良报考的西安交大,学校需要出2万元代培费。陈朋院长找到他:“小范,你这个专业,关老师也招,你去找找他,学校就可以省了这笔费用。”

小范老师只好硬着头皮赶到北京去找先生。可他心里一直犯嘀咕:我一个年轻人,人家一个系领导,能搭理我吗?找到小营的一处红砖房子关老师的家,才知道关老师正在北京三院陪护住院的母亲。无奈,只能又去医院找。知道小范老师到医院后,关老师马上从三楼母亲的病榻前赶到住院部门口。先生很热情亲切地对忐忑的他说:“小范,没问题,你要来,我同意接受你。”这一幕,这些话语,是一位先生对后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让范孝良一直温暖到今天。后来,因西安交大一直没有退档,系里又专门找到学校表态:“小范人不错,再不放他走,他读研就黄了。”他还是去西交大读了研。


说说我的感触。

赶到京城,与先生约好采访的2013年9月12日的上午,没想到,竟是先生和张老师夫妇结婚55周年的纪念日。先生当时一口就答应了这个时间,没有半点犹豫。直到为他们夫妇照相时,才不经意地提到这个特殊的日子,搞得我很不好意思:“你们为什么不拒绝我,换个时间不也一样啊!”

先生回答:“你这也是学校的工作。”先生,就是用这样谦恭、平等的态度,在学校结交了很多的好朋友。从整个教研室的老师,到校办工厂的、司机班的、瓦工班的工人师傅们。先生认为:“人家没有读大学,是家庭生活背景不同,成长环境不一样。你受了高等教育,当了老师。可人家的活干得好,不也很值得尊重吗?”所以,先生要搬家回北京时,司机班小刘特意找到他要求:“关老师,一定让我送你回北京啊!”

想起一个故事。

欧洲一位当时著名的女钢琴家,每当晚上有重大演出时,上午练琴的时间是不容任何打扰的。谁想到这个上午,她的老仆人竟然敲门叫她:“夫人,请您出来一下。”她非常愤怒:“干什么?”可那苍老的声音还在坚持。夫人只能起身走到门外。女仆很陶醉地说:“夫人,您看我把这楼梯擦得多亮啊……”

晚上,整个独奏音乐会演出结束后,在盛大的酒会上,夫人端着酒杯在政要名流和达官贵人中穿梭时,她突然想到了老女仆的笑容。她知道了:她演奏的成功,与老女仆将楼梯擦得锃亮的感觉是一样的。

动力系的学者闫维平老师也讲过他的感受。

他去香港大学讲学时,看到校园里一个穿着工装的工人在清理路边的下水道,浑身上下搞得都是泥。晚上,闫老师去校园里的酒吧时,又看见了白天的那位工人。他穿着合体的西服、精致的打着漂亮的领带在喝咖啡。闫维平老师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时评论道:“白天,那是他的工作。晚上,他是这里的客人,有权利和大家一样享受生活。”

先生和闫老师这样的知识分子,与那位钢琴家一样,他们用尊重的观念,将人之间的地位和差别平等起来。这在今天,是件挺不容易的事了。

再饶舌两句。本文题目的写意,本来是用来解释国画的一种画法,与工笔画的“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相区别。此文则用来取其“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怀”之意。

机械系从1978年建系,到今年成立了35周年了。发展到今天,所有在这里走过的教师、领导,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而先生,以他对学生和年轻一代教师长辈般的热情,真诚,让这份优良的传统,存续和延伸着,并正在新一代手中发扬光大。

因为,正像是范孝良说的那样:“我在关老师身上体会到的父辈般的情感,在今天对待我的学生时,也尽量努力去这样做。我应该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是爱他们的,是希望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取得优异成绩的。”

先生,您一定看到了您的学生、您的后辈们,正沿着您的脚步,扛起机械系鲜红的大旗,在教学和科研的征途上,继续前行!

快乐生活的关存和夫妇

关存和先生,是满族人,祖上是镶黄旗。先生七八岁时读小学时,就被灌输了“仁义礼智信”的信条。因此,从小受到的是传统的教育。先生很像老舍笔下在旗的人物,说话不急不缓,做什么事都讲个礼数。我有点不太习惯先生和夫人张丽文教授两人一口一个“您”的讲话方式,先生忙解释:“不碍的,我们一直就这么说话。”先生还说父亲为他起名“存和”,就是希望存留和平、保存和谐。

先生的父亲,当年跟随家里在张作霖统治的东北生活。后,张作霖要派3人去日本留学。父亲考上了,到了北海道大学学习。但他始终不喜欢日本人,在家从不讲日语。回国后的父亲,创办了沈阳农业专科学校,一心想传承教育世家的家风。皇姑屯事件后,全家搬到北平。日本鬼子打进北平后,父亲不愿给鬼子办事,只能躲到颐和园后面的西山,办了个小农场,还与程砚秋先生合办了“功德中学”。

先生从小就性情平和,打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就没跟人打过架。先生说是“不会打架,”打小的教育,让先生一辈子没有做过对不起自己和别人的事。让先生开心的是他和北京四中的校友,到现在还经常一起聚会。和大学的清华校友就更是经常往来。

当回忆起先生的学生时代,50年代初国家大力开展国防体育,由于先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高二暑假,被学校推荐到北京市国防体育俱乐部,学习摩托车驾驶和保养技术。考入清华大学后,蒋南翔校长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学校组建了体育运动队,每天下午四点同学们都奔向操场和体育馆,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先生与张老师就是在田径队中相识的,张老师是跑百米二百米短距离的,先生擅长中距离。他们又都是校摩托车队员,一起参加了国庆北京大学生摩托车队,通过天安门,接受中央领导的检阅。他们从相识到相知,大学毕业后结为夫妻。

先生虽瘦但没什么病,这和他喜欢体育活动有关,当年他在保定工作时,经常给机械系的篮球队排球队当教练打比赛。还带着咱们校男子篮球队参加河北省高校篮球赛拿了冠军。

先生如今是离退办合唱团成员。先生还任男生小合唱的高二声部,今年就已经演出了五场。参加了教育部、北京北片、航空大学、学校五四青年节和小营社区消夏的演出。夫人是模特队成员,穿上旗袍走来的姿态那是仪态万方。夫妇俩每天还要打打门球。

生活上他们一切自理,没有请人帮忙。每天买菜、做饭。吃得很随意,什么都吃,讲究营养均衡。牛奶、面包、花生酱、芝麻酱都很喜欢。蔬菜和水果是必须保证的。还有肉、蛋、鱼,也是尽量要时常有的。

先生很认真。早就准备好了当年辅导学生和做实验时的照片,还很客气地要留我在家里吃饭。我说没时间了,要赶到小营去。先生就硬是穿过马路,把我送到公交站台,还要看着我上车离开才转身回去。

那一瞬间,真的让我很温暖、很感动。

现在先生夫妇生活得很舒适。女儿在日本留学,硕士毕业后定居美国。儿子在身边。儿子、女儿给他们在回龙观的龙锦小区买了房子,按欧式风格装修了。客厅、书房、卧室全部用的是白色古典欧式家具。房间里不少好玩的装饰品,来自世界各地,是孩子们带回来的。夫妇两人平时用一个手机就够了,反正做什么都在一起。

夫妇俩,相濡以沫。如同生活在童话和寓言故事里的人物那样:从此一直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37000dcm威尼斯的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推荐在ie8下浏览网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