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关于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于近日印发。为帮助大家更好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意见》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吹风会的还有: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司长戴俊良先生。
下面,先请刘宝华先生作介绍。
刘宝华: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国家能源局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能源工作的关心支持。高效的办电服务、稳定的电力供应对于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最近,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就“获得电力”工作和《意见》的有关情况给大家作一些介绍和交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善用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化改革,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和重要任务。李克强总理强调,我国是电力生产第一大国,必须下决心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相关政策透明度,进一步缩短企业获得电力的时间。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电力的改革和发展深入推进。2015年,全国实现了电力村村通、户户通,5年前我们实现了这样的目标。目前全世界大概还有10亿人没有用上电,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5年前解决了全国人口的用电问题。今年年底前,我们要实现全国大电网覆盖地区村村通动力电,便于广大农村地区兴业创业。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国家能源局将“获得电力”列为我局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第一,统筹协同,合力推进。国家能源局党组高度重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聚焦短板弱项,研究提出针对性举措。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与国务院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形成工作合力,重点推动解决难点问题,以便提升“获得电力”的服务水平。
第二,试点先行,探索经验。发挥北京、上海两地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指导两地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先行推出低压小微企业“三零”服务,这“三零”是办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获得了小微企业的普遍欢迎,推动我国“获得电力”指标的世行排名,由2017年的第98位提升到2019年的第12位,这个水平已经排在了法国和瑞士的前面,连续2年保持全球领先水平。
第三,总结提升,复制推广。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广京沪两地低压小微企业“三零”服务典型经验,指导电网企业推出高压用户“三省”服务,这“三省”就是办电“省时、省力、省钱”。到去年底,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已经实现低压小微企业“三零”服务,将办电时间压减至30个工作日以内。
在各地政府和电力企业特别是电网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获得电力”工作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各地“获得电力”服务水平还存在一些不平衡,有些地方营商环境还有一定差距。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意见》,目的就是在电力行业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有关要求,把北京、上海两地的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把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落到实处,推动全国“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居民用户和低压小微企业“三零”服务、高压用户“三省”服务,三年做到“三零”、“三省”,推动用电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这是电力行业对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作出的郑重承诺。据初步测算,三年内累计可以为小微企业节省投资约1300亿元。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也提出了压减办电时间、降低办电成本、提高办电便利度、提升供电可靠性等六个方面15条具体的工作要求。
为了做好《意见》的组织实施,国家能源局准备在10月中旬召开全国“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提升工作推进会,在全国进行部署。下一步,我们还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电网企业抓好各项举措的落实落地,持续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各地按质保量完成任务,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力争把办电服务打造成国内营商环境品牌、树立为全球第一流标杆。
我先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下面我根据大家的问题和我的同事一起跟大家讨论。
寿小丽:
谢谢宝华局长,下面我们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总台央视记者:
刚才您介绍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制定出台了《意见》,我想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出台《意见》的目的和意义?谢谢。
刘宝华:
我先作一个回答,如果需要补充的,请俊良同志进行补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部署,国家能源局与相关部委、地方政府和电力企业一起,以世行营商环境评价为契机,以北京、上海为样本城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聚焦小微企业,全面开展“获得电力”便利化改革,推动我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办电用电的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效果不错。
从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数据来看,目前两市小微企业办电环节由过去的6个压缩到目前的2个,环节减少。全过程办电的时间由2017年的平均140天压减至目前的10天以内,10天以内就可以办好。户均办电成本由2017年平均20万元降到现在的0,过去小微企业办电是要交钱的,现在是零收费。目前能做到这个水平的只有日本、阿联酋,还有我国的北京、上海。现在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小微企业办电时间比世界平均时间少一半,世界大概60天左右,我们是30天,北京、上海就更少,10天以内。从2018年到今年上半年,京沪两市累计为小微企业节省办电投资28亿元,受到普遍欢迎。“获得电力”指标在世行的排名大幅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了让更多的市场主体感受到用电营商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提升全国“获得电力”服务的整体水平,我们在深入论证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意见》,这也是要把好的经验、改革成果惠及更广大的社会群体。具体来说,《意见》主要是三方面的目的和意见: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党中央有部署、国务院有要求,我们要抓好落实,下决心在全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缩短企业获得电力的时间,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国内外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规和国务院的文件,对进一步提升获得电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落实好。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对标国际先进,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把工作做实、做细,把“获得电力”打造成为我国国内营商环境的品牌。实际上,近几年各地也在打这张牌,各地的电力营商环境都做得不错,吸引企业投资创业。
二是全面总结推广北京、上海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的典型经验。世行的排名,我们的样本城市是北京和上海,严格地说,目前的排名只代表北京和上海的水平,不能代表全国的水平。从全国各地的情况来看,“获得电力”服务水平进展情况不一,因为我们是大国,各地发展水平还是有差异的。所以有些地区相比北京、上海,从工作条件到管理水平都有差距,与能源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便利用能的期盼还有差距。所以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把北京、上海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总结出来,尽快在全国推广,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享受到电力发展带来的红利。
三是全面提升我国“获得电力”整体服务水平。近年来,我国电力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随着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市场主体对电力供应提出越来越高的诉求。过去办电多跑几趟、多费点劲,大家好像还能接受,现在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好用电”、“用好电”。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是存在短板,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贯彻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提升电力供应和服务水平,办实事、解难题,把我们行业的服务工作做好。
《意见》对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下一段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都作了具体安排,可以说是推动我国“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的一个总要求,这个文件也经过国务院的同意,最近印发,对于未来一段时间“获得电力”的工作会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欢迎大家对这个文件的执行情况持续进行关注、监督。
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意见》提出要在2022年年底前,也就是用3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居民用户和低压小微企业用户用电报装“三零”服务,以及高压用户用电报装“三省”服务,请您具体介绍一下什么是“三零”和“三省”服务?谢谢。
刘宝华:
“三零”和“三省”是我们针对两类不同的用户制定的目标,高压用户和低压用户在服务上还是有所不同。高压用户一般需要提供单独的工程设计甚至单独的线路规划,复杂一点,所以提出目标是“三省”。低压用户和居民基本是可以做到“三零”。具体的我想请市场监管司司长戴俊良同志讲讲。
戴俊良:
谢谢。你刚才提的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我们这份文件最核心的目标,也是老百姓和小微企业最关心的内容。我们这份文件里强调了3个“三”,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要实现“三零”“三省”。先解释一下“三零”。什么是“三零”?“三零”是指我们的居民,就是全中国的老百姓还有低压小微企业,比如餐馆、路边小店的用电报装实现“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刚才宝华局长已经介绍的比较详细了。低压小微企业在这份文件里有所定义,是报装容量低于160kw的小微企业。这类小微企业一般是通过低压的方式接入,就是380v以下电压供电。“零上门”是指我们今后报装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网上营业厅提出用电需求,供电企业委派专人上门服务,今后可以“一次都不跑”,这叫“零上门”。“零审批”是指两个内容,就是我们的供电企业代替用户办理电力接入工程的审批手续,这个是不容易的,原来是要主动跑,现在是电网企业主动上门,对用户来讲是“零审批”。地方政府要优化审批服务,要大幅压缩审批时间。比如在北京要办电,除涉及供电企业外,可能涉及到掘路、市政,市政府也必须要同步地压缩时间,这叫“零审批”。“零投资”指供电企业将投资界面延伸至用户红线,计量装置及以上工程由供电企业投资建设,对用户来说无需投资。
“三省”服务,指高压用户用电报装“省力、省时、省钱”,这里高压用户指采用10(6)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用户。“省力”是指通过推广“互联网 ”线上办电,推动政企办电的信息互通,实现办电“最多跑一次”。“省时”指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压减审批时限,供电企业加快业务办理速度,确保用户及时接电,我们在文件里有比较详细的规定。“省钱”就是今后供电企业要主动优化供电方案,就近就便接入电网,降低用户办电成本。
“三零”服务,应该说是国网北京电力公司跟上海电力公司率先推出来的,最受老百姓和小微企业的欢迎。我们去年开始就把这项成果在全国推广,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目前是在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都已经推广了“三零”服务,办电时间已经压缩到30个工作日以内。据我们的统计,去年一年通过这项措施,我们电力行业应该说为小微企业节省了225亿元投资,这还是相当可观的。
关于“三零”、“三省”我先介绍这么多。
刘宝华:
我再补充一点,可能媒体朋友学文科的多,我们说得太专业。220v是入户的,家里用的电灯、电视、洗衣机都是用这个。380v是动力电,入村的,农村机井、碾米磨面的都可以用这个。刚才俊良同志讲的160kw是多大呢?大概相当于60户居民用电的水平,这样小企业都包括在这个范围里。
人民日报记者:
刚才也提到通过“三零”“三省”等服务三年可以累计为小微企业节省投资约1300亿元,我的问题是,《意见》作为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接下来还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利好?谢谢。
刘宝华:
这个1300亿是大体匡算的数据,将会对社会办电、用电、创业、兴业都产生积极影响,社会效应是巨大的,具体请俊良同志回答。
戴俊良:
谢谢你的提问。我总结了一下,市场主体或者老百姓可以从四个方面切实感受到今后办电用电的变化,我用四个“更”来总结。
第一,更省时。刚才我在前面也讲了,全国范围内小微企业办电全过程的时间,原来是2-3个月,通过大幅压缩政府审批时间以及供电企业业务办理时间,三年后要压减到15个工作日以内,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应该说老百姓或者小微企业早用电、早受益,大家一定会有明显感受。
第二,更省心。我们现在都是通过网上营业厅在线办理。之前没这个要求时,我们要到供电企业办理,一般都有5-6个环节,或者有5-6个步骤。很多用户要往返多次跑供电营业厅。三年以后要求基本达到“一次都不用跑”,或者“最多跑一次”,实现办电不求人、少跑腿。960万平方公里区域很大,但是基本要实现这个目标。
第三,更省钱。这个更省钱是对用户来讲,据初步测算,有些用户办电,需要投资表箱及以上的电力接入工程,有些还要投资建设专用变压器,费用从几千块到几十万不等,三年以后,160kw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居民办电可以实现零投资,三年可为全国小微企业节省投资约1300亿,这是匡算出的数据,我认为这是一个保守数据。这是切实为小微企业和居民减负的实招、硬招。1300亿不是一个小数字,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政府和电网企业共同努力,合力推进,特别是电网企业要为此付出更多努力,作出更大贡献。
当然,这1300亿不是全由电网企业承担,我们认为,将从三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能源局在安排城乡电网改造的时候,在投资安排上要注重向配电网和农网倾斜。二是通过提升供电质量和水平,激发小微企业市场活力,进而带动电量消费,也能更快收回投资。三是电网企业确实要投入一部分钱,这是电力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四,更可靠。也是刚才刘局长讲的,什么叫可靠呢?不能老停电,灯泡不亮也不行,或者手机充电充3个小时、4个小时充不上,这也不行。在有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这个现象还是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求三年以后通过加大投入,在这方面要有大幅度提升。到2022年底,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中心区,用户的平均停电时间要压到1小时以内,农村地区的停电时间要压到11个小时以内,一年只能停这么长时间的电,要确保实现人民群众不但用上电,还得用好电。实现供电可靠性这个指标是很难的,是要付出巨大努力的。
我跟大家讲一个很具体的案例,我去年去福州,有一个老字号的茶厂,他原来烘制茶是靠煤,不环保,茶叶质量也不稳定。当地推行“三零”服务以后,供电企业主动上门服务,这家茶厂只用了6个工作日也就是一周的时间就从用煤改成用电,并为用户节省了十几万的投资费用,而且茶叶质量还得到提升,因为烘焙的可控性更好,原来烧煤要雇人,现在是自动的,人员费用节省了,运行费用又降低了,应该说节能又环保,用户特别满意。
就这个问题我先答这么多,谢谢。
中新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意见》提出了一个很大的目标,按我们的理解是到2022年全国范围内的供电服务都要达到和现在北京、上海一样的水平,这个难度应该还是很大的。请问能源局会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来确保上述目标能够实现?谢谢。
刘宝华:
确实难度大。但是,经过我们的分析、调研,这个困难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所以在《意见》里要明确写上这个目标。难度大在我们每年新增的用户数量庞大。我说一个数字,2017年全国新增了约2200万户,2018年新增了约2350万户,去年全国新增了约2800万户,这些新增的都要按照“三零”、“三省”的标准去提供服务,所以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北京、上海地域面积相对较小,管理水平高,基础设施好,可以做到。全国都要做到还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但是我相信,如果能做到,我们在世界上的形象,我们的营商环境也会上一个大台阶。
客观地说,北京、上海的“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现京沪两地的水平,确实面临较大压力。我觉得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合力推进。要形成合力,因为这件事不光是电力企业,不光是能源主管部门,很大的任务是地方政府,要修线路,要给马路“开膛破肚”,都要经过很多程序,所以要形成合力。国家能源局将继续抓好“获得电力”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各省能源(电力)主管部门要牵头推动“获得电力”工作纳入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内容,制定本地区“获得电力”工作重点任务台账。所以,这个文件发下去之后,各地都要制定工作方案,负责大幅压缩行政审批时间。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公司为代表的各电网企业负责具体落实,围绕提升办电服务水平,不断完善相关措施,制定报告工作制度。我们还要定期督促。
第二,分类施策。在制定具体目标时,我们进行了广泛调研,分阶段、分区域、分用户类别提出目标任务,办电时间、环节分不同用户实行分类施策、逐步推广,不能搞“一刀切”。刚才俊良同志讲了,城乡还是有差别,可靠性要求不一样。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探索、深化,不断推出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新举措、新模式。目前,“三零”服务已率先在全国各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全面推开。
第三,强化监管。国家能源局将持续开展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的监管工作,及时研究解决监管中的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国家能源局在全国各地设有18个派出机构,我们将充分发挥派出机构就近监管的优势,确保相关的工作不跑偏、不走样。同时,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和监督作用,我们行业里有两个热线电话,一个是国家能源局的12398能源监管热线,全国所有的人、企业、团体都可以通过这个热线进行投诉、举报,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反应。另一个是电网企业的95598供电服务热线,可以通过这个电话报修、报事故等等。对涉及供电企业侵害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情况,欢迎大家打电话进行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这些年也确实能做到件件有回音。还有一条也非常重要,就是要加大投入,光有政策也不行、光有机制也不行。包括电网的规划,特别是配电网的规划,还有配电设施的改造升级、配套电力线路的建设等等都要加强。谢谢。
新华社记者:
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政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关注到,在各省级能源电力主管部门牵头各地“获得电力”相关工作,请问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在“获得电力”工作中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意见》对此提出了哪些要求?谢谢。
刘宝华:
地方政府应该说将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一个是需要改进审批、管理环节,大幅压缩行政审批时间,另一个是需要在地方发挥牵头、统筹和协调的作用,支持电力企业做好相关工作。这个问题也请俊良同志作个回答。
戴俊良:
我觉得这份《意见》对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提出了五个要求:
第一,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刚才宝华局长已经讲了,要推动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纳入到地方政府的营商环境工作内容当中,要牵头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制定重点任务台账。同时,督促电网企业落实有关工作,还要帮助电网企业解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这是第一个要求,应该说只有政府能做得到。
第二,压减行政审批时间。地方政府必须要压减办电审批流程、审批手续、审批时间。现在有的省很多地方都实行了告知承诺制、审批改备案或取消审批等方式,《意见》要求,在今年年底前,把低压、20kv及以下高压电力接入工程的审批时间分别压减到5个和10个工作日,今年年底就要实现这个目标。这是对地方政府压减审批时限的要求。
第三,加快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办电或者买房子,都要涉及到居民的各种信息,比如居民的身份证、营业执照、不动产权的产权证等证照信息,我们要求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与企业信息的横向联通、数据共享,供电企业通过政府的平台实时获取和在线验证,市场主体不用再到供电企业重复申报,实现了“刷脸办电”或者“一证办电”。这份文件要求各地的能源主管部门,要在明年年底完成政企协同办电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这也是一个不低的要求。
第四,要求加大对影响供电的外力破坏的查处力度。现在有些停电时间长或者次数多的问题,并不完全是供电企业造成的,有些是因为外力破坏,比如说违章作业、野蛮施工、违规用电等造成的。
按照职责分工,地方政府必须负起这个责任来,要帮助供电企业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加大查处力度,这样也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第五,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信息公开力度主要有两个内容,要及时向社会公布电力接入工程审批的相关政策文件,让老百姓都知道。另外,电费调整、电价价格政策调整或者制定新的政策,必须提前一个月向社会公布,提高政策的透明度。
大概是这五方面的要求。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
近年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我国连续两年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请问“获得电力”在我国改善营商环境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刘宝华:
我们平常话叫“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就是能源,具体来说就是电,没有电是开不了张的,所以你提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提升我国营商环境总体排名。刚才前面介绍了,主要是减环节,压时间、降费用、优服务,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已经排到了全世界的第12位,世行评价我们已经是世界领先的水平了,这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的整体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整体排名是什么情况呢?2017年是78位,现在整体排名是第31位。“获得电力”的单项指标排名在第12位,在10项指标中贡献度第二,仅次于办理施工许可指标。
第二,提供优化营商环境的“中国样本”。为了提高办电便利度,京沪两地推出线上用电报装服务和移动作业终端实时响应服务等创新办法。过去都要跑到现场填表、提申请,现在可以线上办,比如刚才我说的供电服务热线、手机app等,这受到世行评估团队的高度认可。今年7月,世行发布了《中国优秀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指出中国“获得电力”指标已接近或位于全球最佳实践的前沿,并向全球推介我国线上办电、电子合同、移动作业终端等做法。这些进步说明我国有能力对标世界先进水平,也有能力引领世界前沿,这也是我们国家体制优势的体现。
第三,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获得电力”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跟地方的方方面面都有关,比如绿化、园林、道路等等,涉及到供电企业以外许多部门。通过推动“获得电力”提升工作,有效促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比如,电力接入工程审批时间长的问题,过去是各个部门方方面面各自审批,拿到这个部门盖的章才能到下一个部门,所以办下来时间就长,一般需要1-3个月。京沪两地政府在实践中优化审批流程,对涉及跨部门的电力接入工程审批事项,由改革前的规划、建设、园林、交通、公安五部门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并进一步推行免审批和告知承诺制,将审批时间由过去的较长时间压缩到现在的最多2天,很多当天就可以办。
寿小丽:
打造一流的用电营商环境有助于直接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谢谢宝华局长,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吹风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