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37000dcm威尼斯-1066vip威尼斯下载>> 大学时代

从《舌尖上的中国》浅看中国记录-37000dcm威尼斯

作者:经管院通讯协会 杨蕙嘉     供稿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12-06-13     浏览次数:

近日,火爆荧屏要算央视一套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了。

该纪录片分为7集,讲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饮食文化,乍听上去更像一部吸引“吃货”小众纪录片。但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在播出之后收获了超强的口碑和人气,豆瓣网上评分高达9.5分。

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身边的同学们也在关注着中央台这部满足大家脑部神经的美味大餐,一时间一部简单真实的纪录片仿佛代替了闹腾的综艺节目和大量不靠谱的雷剧、穿越剧、家庭琐事剧给大家带来了真实和安静的感觉。

 纪录片,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现在央视播出的由100多位平均年龄90岁的亲历者在荧屏上深情讲述70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再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成长、发展的过程的《大鲁艺》,《大国崛起》《故宫》等等。接下来,央视还将陆续推出《玄奘之路》《超级工程》,年底将推出《丝路》。

很多成为我们课堂的教材,将国家角落的故事、风土人情娓娓道来......在这些纪录片里我们感受“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却不虚假,展示给世界却扎根于中国人喜怒哀乐的生活百态,作为商业纪录片却是饱满温情,甚至勾起了在外求学的我们对家乡那些熟悉美味的依恋和回想。她让我们饿了、饱了,哭了、笑了。

它真实且生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严谨历史,深深的生长于身边的事物......同学们也模仿出了舌尖上的各大高校等等,以一种幽默却又真实的手法总结了身边的衣食住行等等,记录总结的同时给自己也给他人带去了些许乐趣。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给予力量、传递感情。

1066vip威尼斯下载的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推荐在ie8下浏览网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