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what & why?
什么样的课程会被认为是“不必要课程”呢?在对不同年级和院系的比例进行了控制的情况下,我们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全校同学展开了调查。有很少一部分的同学认为没有不必要课程的存在;而大多数同学们列出的是一些人文类的课程,如思修、马哲、近代史等;还有的同学则基于专业学习的考虑,列出了一些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那么,对于在列的“不必要课程”,为什么它们会“被选中”呢?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主要原因,其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经过初步认知,这些“不必要课程”除了课堂气氛沉闷以外,还存在与课程初衷相悖的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不仅课堂设计者的目的难以达到、同学们的收获非常少,而且还造成了大量时间的不必要流失。但是,这种不容乐观的状况真的是——或者只是——课程本身的不必要性造成的吗?
置疑——really?!
·大多数同学承认,他们对待这类课程的态度有待改进,并且能在同样的课堂上发现认真听课的人
对于调查问卷中“如何对待这类课程”的问题,大多数同学选择了“会去上课但是不会听课”,原因为考勤压力、单纯抗拒翘课和对老师的尊重等。仅次于此的是“只听重点部分”,。少部分人选择直接翘课,有的人这样做是惰性作祟,也有的人是想利用上课时间去做一些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事。
最后一个选项是“会尽量认真地听课”,尽管它被选的几率很小,但是也反映出一个现象:对于不必要课程,仍然有同学保持了认真的态度。这是为什么呢?在态度不够认真的同学眼中,可能的原因及其比例如下图所示:
而就“学霸们”自己而言,认真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他们大多并未将课堂价值纳入考虑范围内,而听课的原因则是比起浪费时间,听课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由此不难发现,大多数同学对待某些课程的态度是有待改进的。积极的态度对问题的解决更加有利,而消极的态度只会让抵触情绪加深。因为无趣或者所谓的无用就对这些课程持懒散态度,不仅会影响自己学习的质量,更会影响课堂质量。当一个人的付出得不到回应,那么他以后的付出可能就会缩水,老师也是一样。另外,被动接受也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学习是应该是互动而非单方面的强加,如果能变被动为主动,那么收效就会大大增加。没有一个老师希望自己的课堂死气沉沉,而如果有其他办法的话,也没有一个老师希望通过逼迫的方式让自己的课堂“虚无座席”。不管是基于对学生天职的恪守还是对老师的尊重,我们都应该更加认真地对待这些曾经被我们忽视的课。
·老师为了改进课程现状做出了不少努力
记者采访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的侯丹娟老师,她目前任教2013级的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于课堂的部分,侯老师说她从抽查和惩罚两个方面对同学们的出勤进行监督。一方面,她并不刻意考勤而是随机抽问的形式来考查出勤率;另一方面,她将以不给予参加期末考试资格的方式对缺勤的同学进行惩罚。此外,侯老师经常以增加讨论环节和多媒体使用的形式来吸引同学们融入课堂,“但是,这样就会导致他们在进行其他环节时去做别的事情”,她对此表示十分无奈。侯老师认为思修等课程的价值在于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短期内出现明显收效的可能性非常小。这就决定了同学们对这门课程可能产生了不少误解。但她强调,正确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对人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本应该从小培养的素质放到大学课堂,使得我们更加不能忽视对此的学习。
另外,记者还采访了人文学院的吴高歌老师,吴老师开放包容的态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他认为大学生在做出选择时需要充分了解并慎重决定,主观臆断和浅尝辄止是不正确的。即便对课堂的初步评价不高,也需要抱着找寻课程价值的态度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接触和了解。而在这个前提下,老师则应充分地相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他提出,对于老师而言,学术水平比授课技巧重要。吴老师还强调,“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老师应该通过在课堂上增加趣味性来达到传授理论知识的目的,否则很难达到对理论性的深入。
·学校开设这些课程的考虑
记者在问卷中调查了同学们对学校开设某些课程原因的理解,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同学表示不清楚这些课程的意义所在,而近一半的同学认为开设这些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包括对基本技能、道德修养、眼界视野等方面的培养,另外还有极少数同学认为是迎合教育部相关要求的需要。这充分说明,有不少的同学知道开设这些课程的意义,即便真正了解并落实到行动中的人很少,但这至少是对课程部分价值的一种肯定。成熟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学会克制的过程,我们应该逐渐学会避免“挑食”,用客观的视角来接受我们不感兴趣的事物并从中得益。
同时,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级辅导员李伯远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就课程意义进行的阐述,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意见。他强调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一大重点就是学会做人和在社会上立足。这就要求我们去了解社会历史背景、社会体制构架、社会法律基础,要求我们建立健全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他认为这与西方的公民教育较为相似。李老师还解释了涉猎专业课之外知识的必要性,他指出,这些知识的学习可能会开辟同学们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尽管在此之前它可能会一直隐藏在意识形态的层面。对此,李老师对同学们提出了一点希望,就是学习不能只侧重于眼前的专业,而更应该在如何立足于社会这方面加强知识储备。
·家长的态度
我们还对一些家长进行了采访,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课程安排持满意态度,并表示不能接受孩子以一些课程缺乏价值为理由松懈对此的学习。他们认为,身为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并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而少部分家长则表示能接受孩子的松懈,原因是上了大学应该有明辨是非并且承担自己选择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不管对此持支持还是反对态度,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在大学里认真学习,不要虚掷光阴。
结论——keep going!
通过置疑阶段,我们对于这些课程的价值有了新的理解。首先,不论价值何在,端正严谨的态度更加有利于事情的完满解决,而敷衍的态度对此是没有作用的。我们在认真对待这些课程的同时,也学会了“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种心态,从而更好地应对一些将来生活和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其次,我们常常因为从众心理、主观误解等原因而盲目地做出判断,导致我们可能错过一些有益的东西。 而事实上,正确的判断往往离不开深入了解。我们认为不重要的不一定没有意义,我们认为没有意义的不一定真的没有价值。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即便它暂时隐形,或者自己暂时花了眼。
我们认为“存在即合理”这条定则在这里依然有效。在调查问卷里我们也发现,认为这类应该改进的同学多于认为应该废除的。那么,什么样的改进能够最有效地提升这些课程的质量呢?调查显示,选择授课方式的同学最多,他们认为除了课堂形式以外,还存在其他科目负担过重分散了学习这些课程注意力的问题。然而办法永远比问题更多,所以我们只要抱着积极主动的态度,这些问题未必没有办法解决。
同样地,好的果实需要好的土壤,理工科专业的同学也需要加强对人文素养的关注和培养。理科生未必没有人文情怀,只是相比较而言,他们的关注点更为现实和直观。因此,我们想冒昧地对老师们提出建议,贴近生活、充满趣味的人文情怀也许更容易被理工科学生接受。
尽管课程现状的不容乐观是自身因素和一些不可抗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其中的不可抗因素包括教育体制、历史背景等。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我们的认识还具有局限性的情况下,我们做出的选择往往是有代价的——从轻是旷课被记、考试挂科,从重则可能是错过影响深远的思想观念。就像我们无法预知何时抬头会看见夜空中最闪亮的星熠,我们也无法预知那成为人生巨大动力的思想会在何时出现,没准就在为了多睡一会儿翘掉的那节思修课上。所以请看清现实,对学习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你的付出总有一天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你回报。